6356342041581048746776884.jpg 


行业资讯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 > 万有引力”真的存在吗?

万有引力”真的存在吗?

时间:2015-06-23      作者:无锡市友安运输有限公司

我是X,今年30岁,是一个考古工作者,我的考古课题是:“人类21世纪的发展历史”,于是我的意识被送到了遥远的古代,来到了公元2015年一个和我脑电波一样的人身上。据记载,说这一年是人类真正了解宇宙的那一年,被称为宇宙大发现的元年。
  可是我待了几个月,查阅了大量的新闻后发现,这一年,其实也没发生什么,所有的大事件和宇宙没有半毛钱关系,于是我想,是不是史书记错了。一天夜里,我在查阅关于宇宙的一些书籍时,发现一个名词“万有引力”,这个词语非常陌生,在我从小到大的学习和生活中,从来没有接触到这个词语,于是我开始查找这个词,得知了他的含义。
 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公元1687年于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》上发表的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:
  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。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,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。
  公式为 F=GMm
  R2
  其中:
  F: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
  G:万有引力常量
  M: 物体1的质量
  m: 物体2的质量
  R: 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
  当看到牛顿时,我好像有点印象,但是又不知道在哪里看过,但是这个公式,在我所学习的数学和物理中,从来没有出现过,于是我处于好奇,计算了一下。
  首先,按这个公式,F随两个物体M的增加而增加,随R的增加几何倍数的减少,由于G是常量,所以它对F只有结果的关系,没有过程的关系。那么让我们带入数值来计算。假设物体A的M为100KG,物体B的m为50KG,他们相距1米,按照公式得出:
  F=100*50*G=5000/1=5000G
  于是我找了一个100KG的杠铃和50KG的哑铃,把他们放到刚好相距1一米的地方,我想看看这5000G的引力会有什么现象,我摆上红外线仪器,关闭所有的窗户和门,然后走出了这个房间。再次进入这个房间时,已经是1个星期以后的事情了,当我打开房门,除了有点霉味以外,房间几乎没有半点异样,于是我观察红外线读书,让我大吃一惊,两个物体确实发生了位移,但是有一个问题,两个物体分离了0.00013米,也就是0.13毫米。
  这个结论让我目瞪口呆,F不该是吸引物体吗,怎么会分离了物体,难道是其他原因造成的?于是我做了分组对照试验,实验方法如下:
  A组两个杠铃片,一个10KG,另一个8KG,相距1.1324米。
  B组两个杠铃片,一个15KG,一个5KG,相距1.2341米。
  C组两个杠铃片,两个都是10KG,相距1.2343米。
  D组两个杠铃片,两个都是8KG,相距1.1542米。
  E组两个杠铃片,两个都是15KG,相距1.1725米。
  F组两个哑铃片,一个5KG,一个2.5KG,相距1.1003米。
  G组两个哑铃片,两个都是5KG,相距1.0096米。
  于是我用红外线记录了初始读书,关窗关门离开了。等2天后来到房间,查看所有读书,除了F组外移了0.0075毫米以外,其他没有任何变化,这0.0075毫米,或许是我的手误造成的。
  看完这个结论,我在想是不是F太小,不足够移动M和m,因为地球的M很大,所以在地球上所有物体间的F,都没有地球和物体间的F大。因此我用卫星做了假设,假设一颗卫星质量5000KG,距离地面是300公里,也就是300000米,地球的质量假设为6*10的24次方,因此得出结论:
  F=6*5000*10的24次方=30000*10的24次方/9*10的8次方=3333*10的16次方G
  在用3333*10的16次方G/5000KG=6.7*10的15次方G,我们暂时把1KG在300公里的地方的F称为1F的引力。
  一个1KG的物体在距离地球300公里的地方,在1F的引力下,它不能落向地球,说明这个F的单位也太小了吧。但是你要知如果我在距离地面100公里的地方,放开一个1KG的密封球体:
  此时的F=1F*9,这个1F*9的引力又使得物体以1KG的质量,向地面加速下坠。
  这时,出现了一个问题,1KG的物体在距离地面不同的高度,会呈现不同的质量吗?于是我将一个1KG的物体,分别放到海拔-100米的峡谷,海拔5000米的山上,放到飞行在10000米的飞机上。测量这个物体的质量,最后发现都是1KG,没有一点变化。
  那么这个公式是有问题的,虽然它的确可以解释一些情况下的状态,于是我想到了以前小时候学过的《结论学》,什么是结论学,简单的说就是事物的因果关系。结论学告诉我们,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之中,人类不是一直都在发展,其实也有倒退的时候,而且人类经历了很多次发展的倒退,这也包括科技的倒退,也就是说可能我们在1万年以前的科技会比我们9000年前的科技要高,我们3000年前的科技会比我们2000年前的科技要高。结论学还告诉我们,事物的因果关系非常复杂,一个果未必只有一个或几个因,也未必是我们知道的这个因。比如说一万年前的人类看到下雨,觉得水都是天上落到地上,不知道地上的水会蒸发到天上的原理。因此他们觉得水的来源是天上,有错吗?当然没有错。因为水在人类发展的几十万年间,都是从天上落到地上,于是水从天上来就成了真理,当时没有任何人怀疑这点,于是干旱的时候就求雨,他们找一巫师,伴着迷幻的求雨音乐,跳着神奇的巫舞。但是我们都知道,雨是地面的水蒸腾上去的,这是一个自然循环的法则,但是在几万年间,水从天上来就成了真理,这个真理就是现在的万有引力。
  为什么说万有引力不是真理呢?原因有3个。
  第一,我没有学过,作为未来的我没有学过或看到这个东西,说明它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就消亡了,因此它不是真理。
  第二,G是万有引力常量,但是这个万有引力常量却是17世纪通过想象和计算出来的,也就是说,它是主观意识的产物,因为苹果掉到地上,所以主观上一开始就认为有引力。
  第三,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点,它没有通过5测。也就是分组对照测验,条件对照测验,空间对照测验,元素对照测验和关系对照测验。分组对照就是大数据,条件对照就是做外加,空间对照就是在不同空间里对照,元素对照就是内在条件对照,关系对照就是相互和相对对照。如果没有这5个对照,都不能成为真理,至少在我们那个时代是这个标准,当然,我们知道的也未必就是真理。

  如果说万有引力不是真理,那么从17-21世纪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和推断,几乎都是错误的。目前我们所知晓的各类星球尺寸、距离以及运动轨迹,都是通过万有引力演算而来。如此推理,这就颠覆了我们现在对于宇宙的认知,也包括了爱因斯坦的两个相对论。